一、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
规程依据
JJG 1135-2017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,适用于热重分析仪的 检查1。该规程自2017年5月28日起实施,目前仍为现行有效标准。
归口与起草单位
归口单位为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,起草单位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,参与单位包括珀金埃尔默等企业
二、 项目与步骤
外观检查
检查仪器部件完整性(如样品支架、传感器等)及操作界面功能是否正常
确认标识(型号、编号、制造商)清晰可见
温度准确性
使用标准物质(如金属或盐类)验证温度准确性。例如,通过标准物质的熔点与仪器记录的温度值进行比对,偏差需在允许范围内
校准过程中需控制升温速率,确保温度程序与预设值一致
质量变化准确性
使用标准砝码或已知质量变化特性的化合物(如草酸钙)进行校准,记录在特定温度程序下的质量变化曲线
验证仪器的灵敏度、重复性和基线稳定性,确保无漂移现象
软件功能:验证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处理功能的准确性,确保软件算法符合要求
气氛控制:检查气体流量、纯度及切换功能,确保实验环境(如惰性气体、氧化性气体)可控
三、相关标准与补充方法
GB/T 27762-2011:专门针对热重分析仪质量示值校准的试验方法,涵盖商业和定制设备的性能确认
四、注意事项与周期
周期
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,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 ,或在仪器维修、关键部件更换后重新
安全与合规性
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执行,确保报告操作前需建立安全规范,如高温防护、气体泄漏检测等
五、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
温度偏差:可通过重新校准热电偶或调整软件补偿参数解决基线漂移:检查天平稳定性或环境振动干扰,必要时清洁样品支架或更换传感器